每逢到了天氣放晴或降霜的早晨,在凄清的林木、靜寂的澗谷中,常常聽到高處傳來猿猴的叫聲,凄厲異常,綿延不息。(那叫聲)在空谷中鳴蕩,哀婉凄切,久久不絕。所以,打魚的人往往唱道:“巴東三峽哦,巫峽最長;聽那綿綿不息的猿猴叫聲哦,不禁淚濕衣裳?!庇稍陈暤木镁貌唤^,來側面映襯三峽的山高水長
原句是:清榮峻茂,良多趣味。 意思是:江水清澈,樹木繁盛,群山峻峭,綠草豐茂,確實很有趣味。 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、熱愛三峽、贊美三峽和大自然的喜悅心情(這個是偶自個兒做滴,老師說我寫的8錯~)看到三峽景色如此之美,作者從心底發出由衷的贊美.
譯文
在七百里長的三峽中,兩岸高山連綿不斷,沒有中斷的地方;重重疊疊的巖石像屏障一樣,把太陽和天空都遮蔽了。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,就看不見太陽或月亮。 到了夏天,江水漫上山丘,順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。有時皇帝的命令急著宣告,早晨從白帝城出發,傍晚就到達江陵,這中間有一千二百多里,即使騎著快馬,駕著疾風,也不如船快。 到了春冬時節,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,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山石林木的影子。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,懸掛著的泉水瀑布,在怪柏之間沖蕩。水清,樹茂,山高,草盛,實在是有很多趣味。 每當秋雨初晴或下霜的早晨,樹林與山澗一片凄涼寂靜,經常有高處的猿猴長鳴,聲音持續不斷,凄涼怪異,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啼的回響,悲哀婉轉,很久才消失。所以漁歌中唱道:“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!”
古今異義詞
1.或王命急宣 (或 古義:有時 今義:常用于選擇復句的關聯詞)
2.至于夏水襄陵 (至于 古義:一個動詞“到”和一個介詞“于”【 連詞】承上啟下 今義:常連在一起,表示另提一事)
3.雖乘奔御風 (雖 古義:即使 今義:雖然)
4.淚沾裳(裳 古義:古人的下衣 今義:衣服)
5.不以疾也 (疾 古義:快 今義:疾?。?
6.自非亭午夜分 (自 古義:如果 今義:自己)
一詞多義
①自:自三峽七百里中(在,從) 自非亭午夜分(如果)
②絕:沿溯阻絕(斷絕) 絕巘(寫作“山獻”)多生怪柏(極,最) 哀轉久絕(消失) ③清:回清倒影(清波) 清榮峻茂(水清)
通假字
①略無闕處(“闕”通“缺”,空缺 這里指中斷) ② 哀轉久絕(“轉”通“囀”,婉轉)
詞類活用
①雖乘奔御風,不以疾也。(奔:動詞用作名詞,奔馳的快馬)
②回清倒影(清:形容詞用作名詞,清波)
③晴初霜旦(霜:名詞用作動詞,將降霜)
④空谷傳響(空谷:名詞作狀語,在空蕩的山谷里)
⑤素湍綠潭(湍:形容詞用作名詞,指急流)
特殊句式
1.兩岸連山:省略句,省略定語“三峽”。
2.重巖疊嶂:省略句,省略主語“兩岸”。
3.清榮峻茂:省略句,省略主語“(水)清(樹)榮(山)峻(草)茂”。
重點語句翻譯
1、雖乘奔御風,不以疾也。 譯:即使騎著快馬,駕著風,也沒有坐船快
2、清榮峻茂,良多趣味。 譯:水清,樹榮(茂盛),山高,草茂,實在是有很多趣味。 3、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絕。 譯: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兩岸的山丘,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擱了。
4、空谷傳響,哀轉久絕。 譯:空蕩的山谷里傳來回聲,悲哀婉轉,很長時間才消失。 5、自非亭午夜分,不見曦月。 譯: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陽,如果不是半夜,就看不到月亮。
6、重巖疊嶂,隱天蔽日。 譯:層層的巖石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
引漁歌為證。寫漁歌也從猿鳴之中,使人進一步體會到山高、嶺連、峽窄、水長,同時山猿哀鳴,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。
故漁者歌曰:“巴東三峽巫峽長,猿鳴三聲淚沾裳?!?
內容上(1)揭示三峽一帶漁民的艱苦生活,對他們表示同情。(2)渲染凄涼氣氛。
結構上總結全文。
總節上文,升華中心
1。渲染秋季三峽的凄涼
2。融入作者個人情感,暗示三峽地區勞動人民生活凄苦
側面烘托了秋景的凄涼
姓 名:
聯系電話:
留言備注:
我要留言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