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,尤其是輕發酵茶和不發酵(其實就是包括綠茶,白茶,黃茶,青茶),里面有很多物質是光敏的。
吾人做過實驗,四個天目斗笠茶碗(口大),注入相同的75°C左右的,地下水沖泡3min左右后的碧螺春茶(屬于綠茶),分別至于陽臺(有陽光),臥室1老式臺燈下(拉上窗簾,臺燈是節能燈),臥室2LED大燈下(同拉窗簾),茶臺(以蓋覆之,簡而言之避光),放置5min后。陽光下以及節能燈下茶湯已經腥不可嘗,led燈下腥味較淡些,避光的那盞則沒有任何變化。再換80°C鐵觀音(屬于青茶),重復實驗一遍,結果同。再換金駿眉(屬于紅茶),無腥味。再換格雷伯爵茶(屬于紅茶),無腥味。再換生普洱茶(屬于黑茶),無腥味。
結論一,茶湯變腥,跟光照和光照強度(或者也可能跟紫外線)有關。但是紅茶黑茶之類重發酵茶,不怕光。
再分別以帶蓋紫砂壺,釉瓷壺,鐵壺儲碧螺春茶湯(皆能避光),放置于茶室(有較充足自然光,天黑后有led燈光),分別于1h,3h,6h,10h后品嘗,紫砂,釉瓷皆無腥味,惟鐵壺中茶味有異,但于光照實驗中茶腥不同,略酸苦。
結論二,只要保證避光,就可使茶不腥,但是鐵器不宜長儲茶湯。
順帶一提,今人很多推薦以玻璃器沖泡綠茶,以為觀葉之用,殊不知玻璃器透光,根據環境不同,少則1min,多則5min,茶湯就毀了。所以吾人向來是不推薦用玻璃器沖泡輕發酵茶的。倒是花茶和造型茶,這個非玻璃器不可觀賞,這是另外一說。
姓 名:
聯系電話:
留言備注:
我要留言(留言后專人第一時間快速對接)